[1] |
李青锋,彭跃金,吴昊,崔栋歌. 基于微震与矿山压力监测的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与机理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0, 37(3): 571-577. |
[2] |
王辉,李勇,曹树刚,潘瑞凯,朱健尚,杨红运. 基于巴西劈裂实验的层状页岩断裂特征试验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0, 37(3): 604-612. |
[3] |
于辉,刘少伟,贾后省,王树立. 不同围压下闭合单裂隙砂岩力学响应及能量耗散机制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0, 37(2): 385-393. |
[4] |
蔡武,窦林名,王桂峰,胡亚伟. 煤层采掘活动引起断层活化的力学机制及其诱冲机理[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9, 36(6): 1193-1202. |
[5] |
卢守青,张永亮,撒占友,刘杰. 软硬组合煤体塑性破坏与突出能量失稳判据[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9, 36(3): 583-592. |
[6] |
杨永杰,马德鹏. 煤样三轴卸荷破坏的能量演化特征试验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6): 1208-1216. |
[7] |
李树刚,贺斌雷,赵鹏翔,高锦彪,肖鹏. “固-气”耦合相似材料峰值能量特性试验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6): 1253-1261. |
[8] |
王恩元,李楠. 微震自动定位与可靠性综合评价系统及应用[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5): 1030-1037. |
[9] |
王恩元,冯俊军,孔祥国,刘晓斐,沈荣喜. 坚硬顶板断裂震源模型及应力波远场震动效应[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4): 787-794. |
[10] |
陈通,王双明,王悦,程关文. 长壁工作面采动引起的微震活动分布规律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4): 795-800. |
[11] |
单鹏飞,来兴平,崔峰,曹建涛. 采动裂隙煤岩破裂能量耗散特性及机理[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4): 834-842. |
[12] |
马振乾,陶春梅,左宇军,吴桂义. 基于能量平衡的厚层软弱顶板巷道支护技术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3): 496-. |
[13] |
赵永,杨天鸿,张鹏海,于庆磊,周靖人. 基于微震监测的露天坑底采空区劣化过程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3): 575-. |
[14] |
韩光,崔铁军,王来贵. 不同采深及倾角条件下煤(岩)体冲击地压模拟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2): 308-316. |
[15] |
王雷,王琦,李术才,徐奴文,潘锐,何满潮,许英东,张皓杰. 软岩巷道掘进期间微震活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1): 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