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5): 889-898.doi: 10.13545/j.cnki.jmse.2022.0539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深井工作面覆岩采动裂隙演化规律研究#br#

秦志宏1,2,赵光明1,2,孟祥瑞1,2,程详1,3,4,顾清恒1,2,朱世奎5   

  1. 1. 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232001;
    2. 安徽理工大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淮南232001;
    3. 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安徽淮南232001;
    4.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淮南232001;
    5. 安徽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淮北235000
  • 出版日期:2024-09-15 发布日期:2024-09-14
  • 通讯作者: 秦志宏,E-mail:qzhihong132@163.com ,Tel: 13295589129
  • 作者简介: 秦志宏(1997— ),男,安徽省阜阳市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04005,51774012,51974009);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203a07020011);安徽省“特支计划”的领军人才项目(T000508);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1-075);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项目(gxbjZD201605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85QE222,2208085QE143);安徽省博士后基金项目(2021B513);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项目(SKLMRDPC19ZZ012);淮北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Z2020005)

Evolution of fracture pattern of overburden mining in deep well working face based on distributed fiber optic technology#br#

  • Online:2024-09-15 Published:2024-09-14

摘要: 为研究深井坚硬顶板综放开采覆岩裂隙演化规律,将布里渊散射的光频域散射技术(BOFDA)应用于物理相似模型试验。以千米深井信湖煤矿首采综放工作面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在实验室构建采场覆岩模型,通过预先埋设的传感光纤,探究回采过程中覆岩变形与光纤应变的响应特征。设计了2个钻孔并将光纤植入工作面顶板,实现了采场顶板走向65 m、倾向24.5 m、垂高119 m空间范围内覆岩运移破断规律的监测,获得了工作面推进期间采场顶板光纤的应变数据。结果表明:光纤应变曲线与覆岩变形特征存在明显对应关系;覆岩离层、断裂、切落点光纤应变呈现凸峰状,可以表征采场覆岩“横三区,竖三带”边界特征演化过程;光纤应变曲线凸峰范围和峰值大小变化与采场覆岩运移强度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基于光纤应变与覆岩结构演化的响应关系,结合818工作面覆岩岩性组合,分析现场光纤应变数据确定的工作面“三带”高度与模型试验、理论计算数值吻合,符合矿井实际情况,验证了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深井坚硬顶板覆岩结构演化监测中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试验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采场覆岩变形移动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分布式传感光纤, 光纤响应特性, 采动裂隙, “两带”高度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