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国法, 庞义辉, 许永祥, 孟令宇, 韩会军. 厚煤层智能绿色高效开采技术与装备研发进展[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3, 40(5): 882-893. |
[2] |
杨胜利, 李杨, 王兆会, 王伟, 孙文超, 李增强, 曹鹏. 充填体支撑作用下坚硬顶板运动模式与控制方法[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3, 40(5): 1057-1066. |
[3] |
李云鹏, 张宏伟, 苏怀瑞, 赵善坤, 马富武, 李海涛, 李杨, 孙德全, 黄春慧. 复杂坚硬岩层井上下联合水力压裂控制技术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3, 40(4): 704-713. |
[4] |
韩刚, 窦林名, 张寅, 李旭东, 王黔, 吕玉磊. 沿空巷道动力显现影响机制与防治技术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1, 38(4): 730-738. |
[5] |
来兴平, 许慧聪, 陈建强, 刘旭东, 王泽阳, 单鹏飞, 崔峰, 常博, 刘昆轮. 急斜采动夹持岩柱能量异化特征及其调控方法[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1, 38(3): 429-438. |
[6] |
孙闯, 闫少宏, 徐乃忠, 刘义新. 大采高综采采空区条件下上行开采关键问题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1, 38(3): 449-457. |
[7] |
孔令海. 特厚煤层大空间综放采场覆岩运动及其来压规律研究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0, 37(5): 943-950. |
[8] |
李青锋,彭跃金,吴昊,崔栋歌. 基于微震与矿山压力监测的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与机理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0, 37(3): 571-577. |
[9] |
王恩元,李楠. 微震自动定位与可靠性综合评价系统及应用[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5): 1030-1037. |
[10] |
赵永,杨天鸿,张鹏海,于庆磊,周靖人. 基于微震监测的露天坑底采空区劣化过程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3): 575-. |
[11] |
范志忠,齐庆新,王家臣. 大采高工作面极限开采强度评价方法及应用[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2): 347-352. |
[12] |
王雷,王琦,李术才,徐奴文,潘锐,何满潮,许英东,张皓杰. 软岩巷道掘进期间微震活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1): 10-18. |
[13] |
曹建涛,来兴平,闫瑞兵. 急斜煤层残留高阶段煤柱动力失稳机理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1): 133-139. |
[14] |
赵永,杨天鸿,张鹏海,周靖人,于庆磊. 基于微震参数的岩体损伤过程数值模拟分析[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1): 213-220. |
[15] |
秦忠诚,刘玉腾,王生超,蔡辉,王备备. 基于微震监测的深埋“两硬”综放面覆岩运动规律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 34(1): 74-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