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2024, Vol. 41 ›› Issue (2): 326-340.doi: 10.13545/j.cnki.jmse.2023.0259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地下气化场地地基稳定性评价及燃空区封存超临界二氧化碳初探

李怀展,唐超,郭广礼,雷少刚,李伟,陈福,周华安,查剑锋,黄建勇   

  1. 1.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116;
    2.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徐州221116
  • 出版日期:2024-03-15 发布日期:2024-03-18
  • 通讯作者: 李怀展,E-mail: lihuaizhan@cumt.edu.cn Tel: 18761422238
  • 作者简介:李怀展(1990— ),男,河南省济源市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变形监测与沉陷控制方面的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4048);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BK20220158)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underground gasification site foundation and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supercritical CO2 storage in combustion space

  • Online:2024-03-15 Published:2024-03-18

摘要: 为促进燃空区及其场地高效再利用,结合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特点及燃空区特征建立了气化隔离煤柱稳定性评价模型、覆岩裂隙发育高度计算模型及地表残余变形预测模型,进而提出了燃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方法,为燃空区场地的再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针对燃空区治理难题,结合CO2地质封存面临的瓶颈提出了煤炭地下气化耦合超临界CO2封存的思路,分析了气化炉参数对燃空区封存超临界CO2后盖层裂隙发育规律的影响,并建立了燃空区封存超临界CO2过程中隔离煤柱稳定性评价方法,为面向煤炭地下气化耦合CO2封存的生产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煤炭地下气化耦合CO2封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强调了迫切需要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对促进燃空区及其场地再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场地稳定性, CO2地质封存, 煤柱稳定性评价, 燃空区封存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