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2025, Vol. 42 ›› Issue (5): 1214-1228.doi: 10.13545/j.cnki.jmse.2024.0227

• 论文 • 上一篇    

CO2作用下煤体能量演化与破坏特征

王磊,张宇,朱传奇,刘怀谦,陈礼鹏,范浩,李少波   

  1. 安徽理工大学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安徽 淮南 232001
  • 出版日期:2025-09-15 发布日期:2025-09-17
  • 通讯作者: 张宇,E-mail:luckyyu981014@163.com,Tel:18705238806
  • 作者简介:王磊(1980— ),男,山东省济宁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煤矿地下安全开采及CO2地质封存等方面的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104073);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203a07020010);省属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HM23719030);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SKLMRDPC22KF10)

Energy evolution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under the action of CO2

  • Online:2025-09-15 Published:2025-09-17

摘要: 为探究不同CO2压力下受载煤体能量演化规律及破坏特征,采用MTS816岩石力学加载系统搭配自主研制的可视化气固耦合试验装置,开展不同CO2压力下煤体单轴压缩试验,阐明受载煤体力学参数和能量密度随气压的变化规律,并借助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及CT扫描技术,从细观层面剖析CO2对煤体裂纹扩展和破坏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O2压力下煤体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4个阶段,其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随CO2压力增加均呈二次函数减小;随着CO2压力的增加,煤体峰值点处总能量和弹性能分别以指数型和二次函数型降低,而煤体耗散能则以二次函数型提高;基于DIC结果发现,煤体表面应变场演化规律受气固耦合效应影响显著,表面应变场随气压增加由单一应变集中带向多个无规则主应变集中带转化;CT扫描结果显示,高CO2压力会导致煤体内部裂隙网络趋于复杂化,破坏特征也由低气压下的张拉破坏变为复合型破坏,且煤体裂隙面积、体积、分形维数等裂隙表征参数均与气压呈正相关;不同气压下,煤体弹性能耗比均呈急速增加—快速下降—平缓增加—急剧陡增的变化趋势,煤体弹性能耗比在峰值前后分别出现连续阶梯状突变和急剧突变,表明煤体内部裂隙相互贯通并产生宏观裂隙,使煤体失稳破坏,丧失承载能力。

关键词: CO2压力, 煤体, 能量演化, 破坏特征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