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塑性区分布形态的软弱破碎巷道围岩控制原理研究

袁超,张建国,王卫军,吕有厂,郭建伟,曹其俭,李文超   

  1. 1.湖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2.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焦煤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 平顶山 467009;3.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六矿,河南 平顶山 467000
  • 出版日期:2020-05-15 发布日期:2020-06-15
  • 作者简介:袁超(1985— ),男,陕西省咸阳市人,博士,讲师,从事岩石力学与巷道围岩控制方面的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4109,51434006,51874130);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8C0333);湖南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E51851)

Controlling principles of surrounding rock in soft and broken roadway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plastic zone

  • Online:2020-05-15 Published:2020-06-15

摘要: 以平煤股份六矿北二进风石门软弱破碎巷道围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形态特征,研究侧压系数、内聚力与内摩擦角对塑性区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塑性区主要存在圆形、椭圆形、圆角矩形和蝶形4种分布形态,侧压系数、内聚力与内摩擦角共同影响塑性区的分布形态及其范围;内聚力与内摩擦角对圆形和椭圆形塑性区的影响较小,而蝶形塑性区对内聚力与内摩擦角非常敏感,主要表现为4个蝶叶随内聚力与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快速退化,蝶叶尺寸越大,蝶叶的退化速度越快;提高内聚力与内摩擦角在减小巷道围岩塑性区范围的同时,可促使蝶形塑性区向圆角矩形转化。工程实践结果表明,以中空注浆锚索为核心的“锚网喷+全断面中空注浆锚索”分步联合巷道修复支护技术能够保持软弱破碎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保障巷道的长期使用。

关键词: 软弱破碎岩石, 塑性区, 稳定性, 中空注浆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