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贾策, 范超军, 李胜, 杨雷, 王学增, 罗明坤, 杨振华, 刘全. 单一低透厚煤层水力造穴增透机制及技术参数优化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5, 42(6): 1504-1518. |
| [2] |
孟庆彬, 宋子鸣, 刘滨, 李为腾, 王从凯, 辛学奎. FLAC3D锚杆(索)拉伸-剪切破断单元的二次开发及数值实现[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5, 42(1): 180-193. |
| [3] |
杨玉亮, 赵毅鑫, 张村, 马健起, 韩鹏华. 基于能量耗散的高强度开采覆岩裂断损伤表征方法[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5, 42(1): 203-217. |
| [4] |
孟庆彬, 辛学奎, 宋子鸣, 宋洋, 程争民, 王昌. 巷道开挖过程中围岩能量耗散特征[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4, 41(1): 142-150. |
| [5] |
于洋, 柏建彪, 张树娟, 郭永红, 张连英. 双翼采动大巷群围岩灾变机理与修复加固体系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0, 37(6): 1133-1141. |
| [6] |
付玉凯, 张镇, 王涛. 深部煤柱留巷“卸-支-注”协同控制原理及实践[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0, 37(5): 881-889. |
| [7] |
赵杰,刘长友,李建伟. 沟谷区域浅埋厚煤层开采应力场分布及矿压显现特征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4): 742-750. |
| [8] |
张洪伟,万志军,张源. 非充分稳定覆岩下综放沿空掘巷窄煤柱巷旁注浆加固机理[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3): 489-. |
| [9] |
李海燕,胥洪彬,李召峰,李红伟,张红军,张益杰,常涛. 深部巷道断层涌水治理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3): 635-. |
| [10] |
许延春,谢小锋,刘世奇,李昆奇,王焕忠. 注浆加固工作面底板岩体力学性质增强-损伤的定量测定[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 34(6): 1186-1193. |
| [11] |
杨宁,李为腾,玄超,张玉华,李大勇,李廷春,王刚. FLAC3D可破断锚杆单元完善及深部煤巷应用[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 34(2): 251-258. |
| [12] |
李见波,许延春,王新梅. 注浆加固套管抗弯性能对煤层底板变形的影响[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 34(2): 336-341. |
| [13] |
孟庆彬,韩立军,乔卫国,张建,梅凤清,冯伟. 极弱胶结地层煤巷锚网索耦合支护效应研究及应用[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6, 33(5): 770-778. |
| [14] |
刘德峰,刘长武,张飞,刘洋,郭兵兵. 基于应力分析的微震监测系统构建与应用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6, 33(5): 932-937. |
| [15] |
刘泉声,周越识,卢超波,张建明. 含裂隙泥岩注浆前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6, 33(3): 509-514. |